中秋节将至,各地或将迎来出游高峰。阳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提醒广大游客中秋节出行要以科学防控疫情为前提,关注疫情动态,安全理性消费,文明健康出游。
一、合理规划行程,错时错峰出行
要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动态,通过“国务院客户端”“腾讯健康”微信小程序查阅中高风险地区变化情况;出发前及时关注了解旅游目的地出行提示、门票预约、客流限制、分时游览、交通管控等情况,坚持“能约尽约”,切勿前往中高风险地区;要提前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时间、实名预约景区门票,避免盲目前往旅游景区,尽量选择自然风光类、生态类等空间开放、通风条件好的场所放松心情,主动避开热门景点或出行高峰时段,防止人员聚集扎堆,提高旅游休闲质量。
二、做好个人防护,防范疫情风险
密切关注目的地新冠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随身携带口罩、消毒液、湿巾纸等防护用品;提前准备好行程码、健康码、疫苗接种凭证等查验资料,必要时需提供核酸检测报告。旅行中做到全程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排队等候时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不聚集,有序等待、依次通过;咳嗽、喷嚏时用肘部或纸巾遮掩;注意保留乘车、购物、住宿、餐饮等发票或电子信息,为疫情处理或食源性疾病溯源调查等工作提供准确信息。
三、选择正规渠道,谨防网络陷阱
参团出游的游客,要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质、公共信用良好的旅行社,或在正规网站平台订购线上旅游产品,拒绝参加质量与价格不符、价格明显偏低的“不合理低价游”。向签约旅行社缴纳参团包价旅游费用时,要索取正规发票;签订书面旅游合同时要仔细阅读理解合同内容,明确约定行程和服务项目,建议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网络订购景区门票、机票、住宿、餐饮时,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务必明确产品约定内容,谨防网络陷阱。旅游购物过程中,游客要选择正规商店,谨防上当受骗。
四、坚守安全底线,防范事故伤害
假期出行要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勿进入未开发、未对公众开放的峡谷、湖泊、水库、无人岛等区域开展活动,避免前往不具备接待条件,容易发生山体滑坡、落石、泥石流、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的山区、河谷,谨慎参与高空、高速、潜水等高风险项目和户外探险活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要携带违禁物品,行驶途中系好安全带,提前了解安全锤、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逃生门窗位置,掌握紧急逃生正确方法。自驾出游要杜绝疲劳驾驶和酒后驾车,控制车速,注意礼让。户外旅游注意防火避灾,不在草木繁盛、树叶堆积等易燃物聚集地或有防火提示的地方吸烟、烧烤或者使用明火。
五、遵守公共秩序,做到文明出游
在旅游活动中要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习俗,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不在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大声喧哗,不攀爬、踩踏、触摸展品,遵守禁止摄影摄像的规定,不在“网红”地任性打卡拍照;遵守禁烟规定,不在禁烟场所吸烟,在机场、车站、景区等公共场所主动分类投放垃圾,自觉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理性对待疫情防控期间的游览组织方式和应急处置,主动配合景区管理,如遇不可抗拒因素,调整游览计划,不停留,不影响景区正常秩序。出游就餐要按需点餐,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大力弘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
六、按需理性消费,依法依规维权
要警惕朋友圈、微博中以“免费”“低价”进行的旅游宣传招徕,不参加由微信群主组织召集的出游活动,不参加以购物会员、赠礼品等名义组织的旅游活动;在旅途中遇到困难,及时寻求导游、领队和组团社的帮助,发生分歧时及时与导游、领队进行沟通。在旅游购物中,要提高辨识能力,如防止发生诱骗、强迫消费或者变相诱骗等纠纷,切勿通过过激行为扩大事态或激化矛盾,应保存好合同、行程单、购物发票等相关证据资料,向旅游合同签订地、被投诉人所在地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咨询、投诉,也可拨打政府服务热线12345,依法依规理性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