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阳江市水务局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自觉扛牢机关党委主体责任,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党建+水利业务”的深度融合,统筹做好阳江市各项水利工作,为阳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党建凝聚合力,锻造过硬队伍
一直以来,阳江市水务局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合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党员干部队伍。为此,建立了常态化学习机制,定期举办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培训班、河长制工作培训班等,不断拓宽党员干部的视野,强化问题导向,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成效。
创新“党建+业务培训模式”,由党员干部带头备课讲课,坚持党建引领同时,强化业务技能,打造学习共同体,不断提升党员干部能力。
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该局认真落实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断加强政治学习,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拧紧思想“总开关”;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强化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守牢行为底线;突出强基固本,把“四强”党支部创建在阳江市水利高质量发展战线;坚持重点岗位廉政谈话和重大节假日前警示提醒,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通过这些措施,着力打造了“阳光水利、平安水利、廉洁水利”的新气象,也锻造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队伍。阳江作为沿海城市,每年易遭台风侵袭,局党组书记、党组成员及班子成员积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广大党员干部带头确保防汛减灾“一盘棋”,让各项水利设施确保调度有方,保障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和财产安全。
党建赋能项目攻坚,加快水网规划建设
在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中,阳江市水务局科学谋划、整体推进全市水网布局,正谋划出台《阳江市水网建设规划》,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围绕构建水资源配置和保障供给格局,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优化河湖生态系统保护治理体系,建设系统集约高效、互济联调的阳江水网。
今年来,该局还突出项目攻坚,充分推动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有机融合,通过“党建进工地”等活动,把党的建设贯穿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创新等各环节、全过程,助力提升水利工程建设品质和成效,以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
当前,多个重要民生项目正积极推进中。其中,已完成了阳江市水资源配置工程(一期)的前期工作,力推年内动工建设;完成了阳江市大河水库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前期工作,并成功助推其用水权交易,有效盘活了水资源;正加快推进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高质量高效率建设;完善阳江市漠阳江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立项等。
“党建红”擦亮“水务绿”,共筑幸福河湖梦
在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阳江市水务局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的深入推进绿美阳江生态建设领导小组,设立工作专班,并以“党建红”擦亮“水务绿”,团结带领全市水务工作者,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新画卷,助推幸福河湖和绿美阳江生态建设。
积极开展全市928条河湖“大体检”,建立专业清漂队伍,对漠阳江流域25条共1004公里主要河流进行实现常态化保洁。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为彻底清除一些河道两岸的堵点,该局主要领导多次亲临现场督导工作,协助一线协调沟通,通过挨家挨户讲政策、摆事实、讲道理,最终让绝大多数河道违建者实现了自主清拆,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严格落实各级河长“管、治、护”主体责任,发挥河长制平台作用,加强相关设施、黑臭水体的巡查力度,落实巡河发现问题的整改,持续改善水环境。向社会募集了一批河长制社会监督员,推动“党建+志愿服务”,一些基层还设立“党员+退伍军人”排查整改小组,共筑起地下水资源“保护墙”。
持续有效工作,使阳江市水利工作获得了省级、国家级奖评。其中,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水土保持率处于高于广东平均水平;“十四五”期间,水土保持率为96.905%,得到省水利部门的肯定;阳江抽水蓄能电站获得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殊荣,是阳江建市以来首次获得;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扎实推进,阳江四围泵站获评省级标准化管理一级达标泵站,是粤东西北地区首个获评的省级标准化管理一级达标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