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阳江市生态环境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700007280623K/2021-00601 分类:
发布机构: 阳江市生态环境局 成文日期: 2021-10-27
名称: 阳江市生态环境局拟对阳江LNG调峰储气库项目2#LNG储罐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的公示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10-28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阳江市生态环境局拟对阳江LNG调峰储气库项目2#LNG储罐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的公示

发布日期:2021-10-28  浏览次数:-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阳江LNG调峰储气库项目2#LNG储罐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1年10月26日至2021年11月1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

       联系地址:阳江市江城区建设路208号阳江市生态环境局,邮编:529500
       联系电话:(0662)3298278
       传       真:(0662)3311529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阳江LNG调峰储气库项目2#LNG储罐扩建工程

建设单位

广东阳江海陵湾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

广东省阳江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阳江港吉树港区疏港大道2号北院103室

环评机构

广州正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广东阳江海陵湾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选址于阳江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阳江港吉树港区疏港大道建设阳江LNG调峰储气库项目2#LNG储罐扩建工程。项目设计规模为280万吨/年(包含了原200万吨/年),拟配置2座16万m3的储罐(不变)。依托原有的装卸船系统、蒸发气处理系统、气化/输送系统、LNG装车系统、燃料气系统、火炬系统等。远期总设计规模达到600万吨/年,预留3座22万m3的储罐的位置,天然气管道输送及远期工程另案环评。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本项目属于扩建项目仅涉及年转运量的增加,在施工和设备安装方面均无变化,工程内容依托在建200万t/a的LNG储气库工程,不存在施工期污染环节。

      2.运营期废水包括冷排水、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分别隔油隔渣预处理后进入综合废水调节池,经过“调节+接触氧化+沉淀+消毒”工艺的一体化处理系统净化后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20)城市绿化水质标准中的严者值排入复用水池,部分在厂区内回用于绿化,剩余未利用尾水近期未接通市政管网前通过槽车运输至阳江高新区临港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远期接通市政管网后通过管网排至阳江高新区临港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

      项目冷排水中主要的影响污染物为温降和余氯。根据本工程的海水水温及水质条件,本工程的LNG气化器按全部选用开架式海水气化器(ORV)作为气化设备。LNG在气化器中气化为天然气,计量后经输气管道送往各用户。根据外输量要求,本项目设置开架式海水气化器4台(3开1备),单台气化器能力为200t/h。同时气化器的操作台数根据外输气量的要求来确定。在气化器的入口LNG管道上设流量调节阀,气化器出口管道上设温度检测。由气化器出口温度来控制气化器入口流量调节阀;气化器出口天然气温度不小于1℃,海水的温降不超过5℃。

开架式海水气化器的海水流量通过海水管道上的流量调节阀手动控制,控制各气化器海水流量保持相对均衡稳定。项目取海水作为LNG气化加热热源,为有效防止菌藻滋生,海水取水口设置次氯酸钠发生器2套,次氯酸钠发生器是水处理消毒杀菌设备的一种,该设备以食盐水作为原材料,通过电解反应产生次氯酸钠溶液,余氯即为次氯酸钠分解后的残留污染物,次氯酸钠发生器根据海水流量情况通过电解反应产生对应数量的次氯酸钠溶液,根据系统控制的设定,可保证冷排水中的余氯的浓度在0.5mg/L以内。

      项目冷排水温降设计值控制在5℃以内,余氯浓度设计值为在0.5mg/L以内。对于其他海水中的常规污染物控制要求,本项目以海水取水口所在的海陵湾港口航运区三类功能区应执行的《海水质量标准》(GB3097-1997)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作为本项目冷排水口的水质控制指标。

      冷排水在控制好温降和余氯的情况下排入海陵湾,还将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管理部门联网,保证冷排水中的温降和余氯的控制情况符合要求。

3.运行期燃料气来自BOG压缩机出口的压缩蒸发气以及外输天然气汇管来气,经烟气排气筒为38m烟囱燃烧排放,天然气燃烧的尾气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限值;无组织废气(以非甲烷总烃为表征)非甲烷总烃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厨房油烟经净化设施净化后通过高于食堂所在建筑物顶部的排气筒1.5m 以上排放,油烟排放浓度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要求;废水处理站产生恶臭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要求;应急发电机尾气格林曼黑度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要求。

      4.运行期对各种机械噪声分别采取相应的降噪、隔声、吸声措施,对高噪声设备采取消声、隔声和减振措施后排放,厂界噪声执行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级标准要求。

      5.运行期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废油脂、污泥、废机油和含油抹布,生活垃圾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储气库的生化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交由专业单位回收处理。废油脂、废机油和含油抹布暂存于危废暂存库中,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处理。

      6.营行期严格按照本报告表要求落实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完善危险物质贮存设施,加强对物料储存、使用的安全管理和检查,避免物料出现泄漏。加强对各岗位员工进行风险意识、风险知识、安全技能、规章制度、应变能力等素质等各方面的培训和教育。企业应当按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消防部门要求,严格执行相关风险控制措施。建设单位首先应树立环境风险意识,并在管理过程当中强化环境风险意识,在实际工作与管理过程当中落实环境风险防患措施,制定事故应急预案,落实应急物资,定期演练,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时,及时采取适宜的应急措施,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7.加强与周围群众及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发现问题,有问题须立即整改,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