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阳江市司法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700007280746L/2025-00002 分类:
发布机构: 阳江市司法局 成文日期: 2025-01-07
名称: 阳江市司法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1-07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阳江市司法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5-01-07  浏览次数:-

  2024年,市司法局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省司法厅的大力指导下,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433”工作安排,主动担当作为、忠诚履职尽责,扎实履行“一个统抓、五大职能”,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新的提升。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政治引领,持续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

  (一)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一是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学习宣传工作。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年度工作要点重要内容。制定阳江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规章清单,收录法律法规规章116部,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不断提升。市、县(市、区)依托法治主题公园、图书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平台,全面建设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法治实践、融入法治日常。二是坚持党建引领,多形式多内容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召开党组会48次,党组“第一议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局党组书记领学习近平法治思想关于法治政府建设重要论述等内容,将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列入我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进行统筹安排部署。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9次,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讨论会和专题学习会15次。

  (二)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一是全面压实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多次组织召开局党组会议、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法治建设相关工作。推动法治建设难题难点及时解决和落实整改。二是健全完善依法治市制度机制。常态化、制度化在全市开展“一把手”述法,推动全市345名党政主要负责人完成年度述法工作。起草阳江市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代拟稿,推动全市所有县(市、区)、镇(街道)政府及市、县两级部门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提请印发《中共阳江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阳江市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纲要任务分工方案》,确保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有序开展。三是加强依法治市工作的统筹推动。组织召开全市依法治市工作推进会暨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推进会,研究部署推进法治建设重点工作。充分发挥考评督察“指挥棒”作用,全面抓好法治广东建设考评各项工作。阳江市在2023年度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中全省排名第13,比上一年进步6名。科学设置法治阳江建设考评指标,对全市各县(区)法治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科学考评。持续落实好法治督察“三个一”机制,在全市开展2024年法治建设实地督察,推动法治考评反馈问题全面整改落实。健全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协作配合机制,市委依法治市办、阳东区委依法治区办联合纪检监察部门开展法治督察、移送线索等工作,全市法治建设基础进一步夯实。

  (三)全面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坚持实施阳江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突出重点对象普法,落实市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任务12期。常态化开展阳江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举办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推动各部门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提高运用法律处理事务、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二、推进良法善治,努力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一)推动政府立法提质增效。完成《阳江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阳江市水上安全管理办法》等立法审查工作,组织申报2025年度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立法计划项目,提出地方性法规建议项目4个。择优重新选聘阳江市政府立法咨询专家22名,为地方立法工作提供专业支撑和智力支持。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监督管理,办理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114件次,提出审查意见697条。开展涉企罚款、涉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立项清理工作。举办2024年度市政府立法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工作培训班,进一步增强政府立法和规审队伍法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二)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推动落实《阳江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及《阳江市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提请印发《阳江市政府2024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抓好各级政府及部门重大行政决策跟踪指导监督。充分发挥政府“法治参谋”作用,压实部门法律论证责任,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和重大项目推进中的合法性审查工作。市司法局办理市本级政府法律事务449件,提出审查意见1385条,涉及财政资金90.16亿元,审查政府合同协议73件,提出审查意见311条。加强队伍建设,省司法厅在我市举办四市政府法律顾问业务培训班,有力提高政府法律顾问业务水平。

  三、坚持依法行政,着力推动政府履职规范有序

  (一)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制度等,在“阳江粤执法”平台上公开全市行政执法部门2023年度六类执法总量约191万宗,同比增长56.9%。印发《阳江市实施行政执法“观察期”制度工作指引(试行)》,探索实施执法“观察期”制度,优先采取教育提醒等柔性执法方式。目前,我市共有9个市直部门探索实施执法“观察期”。开展涉企乱罚款问题专项整治和职权下放重放轻管问题专项整治,对重点领域涉企乱罚款等问题深入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并到相关部门实地督察。推行涉企“综合查一次”清单制度,目前我市10个市直部门制定了“综合查一次”计划,切实杜绝涉企现场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检查等问题。

  (二)推进执法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加快推进“阳江粤执法”向市、县(市、区)、镇(街道)三级应用全面覆盖。全市共有18个单位在“阳江粤执法”上开展了非现场执法工作,2024年以来的非现场执法云巡查办结量61宗,云备案办结量2宗,云笔录办结量2宗。

  (三)推动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能力。组织开展全市行政执法资格考试,考试合格率为96.2%,办理行政执法证件616个,组织全市570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开展线上线下业务培训,助推行政执法专业化。

  四、强化制约监督,积极推进行政权力运行法治化

  (一)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保质保量完成全部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全年综合协调办理涉及立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等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7件,其中,市人大代表建议4件(协办),省政协提案1件(协办)、市政协提案2件。

  (二)着力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压实部门法律论证责任,推动市直各部门进一步落实《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实施意见》规定的重要事项请示件事先合法性审查制度。

  (三)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及时更新市政府门户网站阳江市司法局栏目内容108条及“阳江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328条。加强政民互动,接受社会监督,及时答复各类网民留言信息,答复率100%。

  五、赋能基层治理,全面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

  (一)抓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全市办理行政复议申请案件735件,同比增长31%,复议诉讼比为2:1。实行“繁简分流”工作机制,适用简易程序办理的复议案件在法定期限内结案率100%,行政争议化解效率进一步提升。探索复议与基层服务点联调,引导行政争议属地就地调解,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一站式”复议服务。综合运用多种复议决定方式解决行政争议,调解和解行政复议案件49件,调解和解率20.2%,纠错行政复议案件56件,纠错率28.5%,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日益凸显。出具了建市以来首份行政复议调解书,作出的2件复议决定书分别被评为司法部授予的“行政复议法律文书一等奖”和全省优秀行政复议裁判文书。强化行政机关履行法定应诉职责督导,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和参加行政复议听证率均达100%。

  (二)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深入开展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实施局领导挂点联系司法所制度。推进司法协理员制度,实施司法所法治建设素养提升工程,让“小所大作用”更好彰显。扎实推进“智慧矫正中心”规范化建设,阳西县、阳春市、阳东区“智慧矫正中心”已完成创建并申请省级考核验收,江城区“智慧矫正中心”进入规划设计建设阶段。强化全国安置帮教管理系统和社区矫正一体化平台的数据应用,实现信息互通、工作联动。

  (三)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基层、重点领域、重点群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完善诉调、访调、警调对接等各项机制,强化各类调解协调联动,培育“疍家调解法”等具有我市特色的新时代阳江调解工作法。开展省际边界联防联调工作,阳东区那龙镇、新洲镇和恩平市大槐镇、那吉镇、横陂镇联合建立“恩平市与阳东区边界调解室”,全力守护边界和谐。2024年以来,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3621人次,办理人民调解案件7723件,调解成功率98.24%,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指导阳江高新区运用“诉前联调+司法确认”非诉解纷模式化解一起案涉13.6亿投资额项目的建设工程分包纠纷,基层摸排化解矛盾纠纷活动进一步提升。

  六、优化服务供给,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一)扎实开展普法宣传工作。打造“123+X”乡村振兴普法基层行、西濑法治古街、渔家风情特色普法宣传等58个本土化普法精品项目。组织开展领导干部旁听庭审、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学法考试、“宪法教育大课堂”“开学第一课”“法律九进”“宪法宣传周”等活动,多领域多层次依法治理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常态化开展“谁执法谁普法”评议、法治文化活动、“民法典宣传月”等活动,我市5个项目获得广东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优秀普法项目,市普法办获优秀组织单位。纵深推进“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激活共建共治动能助推乡村振兴。探索“法治剧本杀”“普法+非遗”等普法新模式,拍摄以案说法微视频在主流媒体视频号推送,线下开展活动143场次,派发法律宣传读本5.5万余本。  

  (二)持续做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增设企业、涉外、知识产权等法律服务窗口,推动在辖区工业园区(创业园区)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加强广东法律服务网网络平台驻网服务。2024年,我市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共提供服务73782宗。对外公开162项实体平台服务事项目录清单,为群众获取公共法律服务提供有效指引。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作用,全市233名律师为挂点872个村(社区)提供服务13865件,接访咨询9101次,开展法治宣传3586场次。顺利完成2024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阳江考区)客观题、主观题考试的组织工作。联合教育、团委、妇联、律协等多部门开展“助老护老”“关爱未成年人”公益法律服务。全市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517件,受援人6369人次,接访群众咨询3523人次,挽回经济损失1465万元。深入开展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相关公证机构通过提供“预约办”“延时办”“周六不打烊”等服务,切实解决群众“下班无处办”的困扰。

  (三)加速推进涉外法治工作。一是高位推动部署。出台《阳江市涉外法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将相关任务分解到21个部门,涉外法治建设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二是加强涉外法律服务。建立涉外法律服务工作专班和涉海法律服务工作专班,全年审查涉海、涉外法律事务46件,提出171条意见。举办RCEP助力阳江“4+4”产业稳链强链延链专题培训和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等活动,为企业加强对外贸相关政策的培训和指导,助力我市外贸企业实现外贸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增长。深入开展2024年阳江市商务法律服务月活动,指导相关企业建立健全贸易风险防范应对机制。推广涉外公证“代办认证”服务,阳江市漠阳公证处代为向外事部门提交领事认证或附加证明书申请31件,办理涉外公证案件1591件。三是加强涉外律师队伍建设。成立市律协涉外法律专业委员会,积极参与涉外法治人才培训班,持续提升我市律师涉外法律服务能力。

  七、存在问题及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法治建设统筹协调力度仍需加强;多层次、多样化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供给不足,新型法律服务领域仍需拓展;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有待完善,需进一步提升“粤执法”平台应用效能;改革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对这些问题,我局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25年,阳江市司法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质效,谱写法治政府建设新篇章。

  (一)进一步加大法治建设统筹协调力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抓好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收官之年各项任务,推动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聚焦法治领域各项改革任务,持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发挥法治督察“利剑”作用,对标对表查漏补缺,以更高水平的法治政府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法治根基。

  (二)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进一步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镇街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综合能力水平。持续推进“阳江粤执法”的应用,以信息化手段不断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三)持续优化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围绕中心工作,将营商环境建设融入法治阳江建设,凝聚营商环境法治合力。推进重点领域立法,做强执法监督,做实涉外法治,做细法律服务,做好矛盾纠纷化解,主动回应企业发展法治需求。

  (四)以更优法律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践行法治为民理念,持续加强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便捷高效公共法律服务圈,推动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