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市场监管局聚焦五金刀剪这一重点产业链,精心构建了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基础支撑、技术赋能的质量提升模式,深入推进质量强链行动,全面推动重点产业链从传统制造向高端创造的发展方向迈进。目前,国内刀剪机械、刀剪原辅材料相关产业迅速向阳江集聚,“中国菜刀中心”、“中国剪刀中心”、“中国小刀中心”等多个“国字号”中心落户阳江市,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刀剪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全球采购基地。近年来,阳江五金刀剪行业产值超过550亿元,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出口约占全国出口量的85%。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提升工作效能。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多个部门,制定并出台了《阳江市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若干政策措施》《阳江市全面提升制造业质量品牌水平的若干政策措施》等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文件,从财政投入、金融支持、人才培养、发展环境等方面为五金刀剪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有力支持。市县级部门联动,深入开展五金刀剪产业链专项调研,全面细致了解产业链条的实际发展状况,掌握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不定期组织召开五金刀剪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会议,与相关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五金刀剪产业面临的困局,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同时,制定了五金刀剪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方案,明确了阶段性的提升目标和具体的工作任务。以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体,以技改升级提质、协同创新突破、链主企业带动、市场拓展扩容为手段,进一步促进五金刀剪产业链高速稳定的发展。
二是实施标准引领,增强行业话语权。积极激励链主和链员企业加大标准研制投入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各类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国家刀剪质检中心、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牵头或参与制定了《陶瓷刀的要求》国际标准,让阳江五金刀剪在国际舞台上有了更高的话语权;同时,还参与制定了《不锈钢厨房刀具》《不锈钢水果刀》《热处理金相检验通则》等3项国家标准,《文具剪刀》《不锈钢果蔬刨 通用要求》《进出口不锈钢餐具检验规程》等7项行业标准,有力推动了阳江五金刀剪行业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广东金辉刀剪股份有限公司牵头修订的《旅行剪刀》行业标准获国家工信部批准立项,进一步巩固了阳江五金刀剪企业在细分领域的标准制定话语权;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凭借在标准制定方面的突出表现,荣获广东省标准领军企业称号,为阳江五金刀剪产业树立了良好的标杆典范。
三是深化质量指导,优化企业管理。成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站,创新推行“1+3+5”综合协同高效便捷服务模式,即一个服务站、三个窗口、五个工作小分队。有机融合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产权、质量管理等要素资源,以“零距离”“点对点”服务方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链条的质量基础设施综合服务。2024年累计服务企业约380家次,为企业(个体工商户)节约费用约105.3万元,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同期,联合阳东区市场监管局举办8期五金刀剪质量管理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人员约300人次,有效提升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引导五金刀剪企业落实首席质量官制度,全市累计荣获首席质量官证书337张,为企业质量管理注入专业力量。
四是实施品牌驱动,提升企业影响力。加强五金刀剪行业品牌建设,推动企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指导、发动辖区五金刀剪企业参加“湾商赛”“粤创赛”“湾高赛”等知识产权大赛,参加中国(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博览会,提升阳江本土品牌的社会影响力。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十八子作”和广东金辉刀剪股份有限公司“王麻子”两个商标获得第二届“湾商赛”银奖;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荣获中华老字号称号,阳江市丰力刀剪制品有限公司、阳江市巧媳妇厨业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荣获广东老字号称号,进一步提升阳江五金刀剪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是加强技术创新,激发产业活力。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打造更多核心专利技术,推动知识产权运用与成果转化,为产业链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2024年,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历经四年多艰苦攻关,成功自主研发含氮钢新材料“三好钢”。新材料兼具高硬度、高韧性、高耐腐蚀性,在提升材料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成本,满足了现阶段五金刀剪行业对高端材料的需求,为产业链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广东苏仕兰生活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桑刀二号”厨刀斩获全国刀剪行业第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最高刀刃锋利度保持力”,不仅展示了阳江五金刀剪强大的技术实力,也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技术标杆。此外,“刀头转动式美工刀”“一种旋转式收纳刀”等多项刀剪行业相关发明专利授权,为产业升级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六是加强质量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以质量月、世界标准日等主题宣传活动为契机,深挖质量提升典型案例,加强与本地主流媒体合作,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及时报道质量强链行动进展、取得的成效以及各类优秀典型案例,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支持质量强链行动,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