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我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433”工作安排,以法治政府建设为统领,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法治建设部署要求,全面谋划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以高水平法治保障阳江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思想引领,强化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
(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我局党组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把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支部学习、专题学习、宣讲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把法治建设放在市场监管事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二)严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摆在事关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我局主要负责同志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切实履行好法治建设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职责;带头参加各类学法考法活动,为推进法治建设打牢法律理论基础;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出庭应诉率达100%,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判决。
(三)统筹谋划法治建设年度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以及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点等重要内容。印发《2024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细化责任分工,确保任务落实,推动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落地见效。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显成效。建设阳江市“一照通行”信息化平台,实行经营主体开办“1100”模式(一网通办、一次办结、零费用、零跑腿),推行商事登记事项全市域通办服务,企业开办便利度进一步提升。在全市餐饮服务连锁企业食品经营许可环节试行告知承诺制,办证时间从法定时限20日压减至1日内。在阳东区、阳西县试点开展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直营店“守信快批”主题审批服务工作,将药品零售许可、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和食品经营许可一次审批发证,对企业证后核查次数从3次减至1次。加大个体工商户培育扶持力度,落实“个转企”奖补措施,牵头开展第三届“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全市新增“个转企”285户、省“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114户。出台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助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2024年1-11月,全市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40512户,同比增长5.46%,其中新登记企业12187户,同比增长26.08%。
(二)提升监管综合效能,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创新“信用+监管”模式,实现全市5.67万户企业的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加大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力度,2024年以来,归集各类涉企信用信息88766条。制定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工作指引,推动企业信用修复“一口受理、一次办成”完成信用修复经营主体7134户,同比增长28.61%。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经营主体6115户,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712户、虚假登记经营主体2029户。健全全市“三书一函”制度,强化反不正当竞争“守护”专项执法行动,开展2024年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和第二届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能力提升服务月活动,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开展“守护知识产权”、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重点市场、展会、电商等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查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19宗,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知识产权案件1宗。印发市市场监管局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通用版),督促企业合规守法经营。
(三)强力推进市场秩序治理,维护平等有序市场环境。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开展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校园食品安全、网络订餐、凉茶行业治理、旅游景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系列专项整治,对25184户食品生产经营者开展全覆盖检查,有效处置风险问题567个。目前全市餐饮服务单位已完成风险分级8416家,完成率为92.15%。全市829家学校、幼儿园集体食堂全部完成“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查”线上执法直播活动8期,网络点击量合计超52万人次。市民生实事食品抽检任务完成率68.3%。建成省级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基地1个。加强“两品一械”安全监管,加大对疫苗、血液制品、特殊药品、含兴奋剂药品、中药饮片、染发类化妆品、医疗器械无菌、植入性医疗器械、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避孕套等重点品种专项检查力度,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风险隐患。加大部门联合检查力度,持续推动全市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检查药品和化妆品企业、医疗机构3843家次,责令整改1216家次。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获省药监局通报表扬。市检测检验中心获批成为药品检验实验室全省一体化建设第三批试点单位。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加强锅炉、电梯、城镇燃气、大型游乐设施、燃气用具、电动自行车等安全隐患治理,对危险化学品、电线电缆、消防器材、燃气用具等产品开展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抽查特种设备2322台(套),发现、消除安全隐患744项。
(四)夯实质量创新基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质量提升、质量强企强链强县行动,制定《阳江市深入推进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提升加快质量强市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阳江市全面提升制造业质量品牌水平的若干政策措施》《阳江市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举办“质量月”系列活动,开展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推广活动,开展五金刀剪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完成广东省不锈钢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强化标准引领,全市企事业单位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2项、市级地方标准1项,2家企业获省市场监管局“标准领军企业”牌匾。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工作,修订《阳江市专利申请资助办法》,布局海上风电、合金材料2个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有序培育推进“程村蚝”地标特色镇、“阳帆豆豉”省地标驿站试点、“春砂仁”国家地标保护示范区等项目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节点布局实现县级行政区域全覆盖,建成1个省级、3个市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和7个商标品牌指导站。
(五)持续提升消费维权效能,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开展2024年放心消费行动,在阳西县沙扒镇启用电子秤智能计量监管平台,加强粮油肉禽蛋菜奶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监管,扎实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及整改“回头看”、粮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缺斤短两”专项整治、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打击使用作弊加油机、“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整治、市场监管领域旅游经营环境专项整治、户外广告、“铁拳行动”等系列专项行动,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办结案件1251宗,罚没1013.996万元,有力维护良好市场秩序。深化放心消费“双承诺”活动,全市新增“放心消费承诺单位”196家和“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店”59家。办理消费投诉举报22276件,按时办结率超过99.98%,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58.45万元。
(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夯实市场监管法治基础。一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按照《阳江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的规定,认真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广泛征求意见、内部合法性审核、局长办公会议审议、司法行政部门合法性审查、发布、解读、备案、评估等工作要求,加强对文件制定的指导监督,推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2024年以来,我局制定印发2份规范性文件。二是印发了《阳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贯彻落实<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的通知>实施方案的通知》《阳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实施执法”观察期“制度工作指引的通知》,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推行柔性执法,营造更包容更宽松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三是聘请1家律师事务所作为我局法律顾问参与局重大事项的处理,注重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合同合法性审查等法律事务中积极发挥法律顾问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局日常管理和行政决策的程序化、规范化和法治化。
(七)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开展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工作。一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按照“谁执法、谁公开”原则,及时、主动公开行政执法信息。严格执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适用规则和标准,遵循过罚相当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坚持适度处罚。二是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应诉工作。对行政复议与应讼案件进行分析讨论,对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依法行政水平提升。我局被提起行政复议8宗,发生行政诉讼8宗。
(八)提升法治思维,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一是积极推进领导干部学法工作。制定《阳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局务会议学法计划》《阳江市市场监管系统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法律法规,推动市场监管系统领导干部带头尊规学规守规用规。通过举办相关业务培训班和参加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云课堂”活动、广东省市场监管执法办案大讲堂,参加第三届广东省市场监管系统法律知识竞赛,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的法治素养和执法能力。同时,组织执法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全体在编干部职工参加学法系统网上考试参考率和优秀率均为100%。二是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围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26知识产权日”“5.20计量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等重要节点,采取“现场+线上”形式开展宣传活动。三是结合日常监管和执法行动,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和教育,实现文明执法、严格执法,营造全社会崇法尚法的良好氛围。
三、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存在问题。一是监管主体不断增大,履职风险同步增加。面对每年市场主体不断增长,特种设备、产品质量、食品药品等安全领域的监管风险不断增加,某些领域存在部门之间职责边界不清、对法律法规理解不透等问题,导致工作时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相对不足。二是新业态不断涌现,市场监管面临新难题。监管能力与监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有差距。面对日益复杂的监管形势和任务,以及新经济、新行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带来了新的监管盲区和执法难点,需进一步更新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手段。三是普法宣传方式方法有待拓展。面向社会的普法宣传方式方法较为单一,覆盖面、影响力不够,服务市场主体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有待提高。
(二)主要原因。一是执法人员的知识结构远不能适应当前的市场监管形势,特别是法律、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监管领域对专业知识要求高,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人员老龄化严重,面临着人员少、任务重、责任大的压力,监管力量薄弱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基层的法治力量较为薄弱。二是对新业态新经济新行业研究还不透,对整治市场乱象、维护公平竞争秩序还缺乏有效手段;现有的监管能力和监管方式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下市场监管工作要求。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深化经营主体环境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市场准入退出改革,加大阳江市“一照通行”信息化平台推广应用,巩固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成果,探索建立覆盖所有经营主体的强制退出和简易退出机制,持续提升“一网通办”服务效能。强化“小个专”党建,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管理精准帮扶,抓好“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认定工作。
(二)加强关系群众利益领域的执法,着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深入推进“铁拳”行动,强化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筑牢药品安全底线,持续深化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强化工业产品质量监管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三)全面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增强依法行政能力。继续加大法治培训力度,提高基层执法人员的综合执法能力,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推进全市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持续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和水平。
阳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