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完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多元维权效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让知识产权更好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3年,我市成立全省第5家知识产权法官工作室,全市办理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39宗、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36宗、电商侵权纠纷案件257宗、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案件4宗、人民调解协议仲裁确认案件2宗,探索非诉多元化解衔接模式走在全省前列。
一是建立一套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市场监管、法院、司法等11部门联合出台《阳江市知识产权侵权纠纷非诉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调解、仲裁、公证、行政执法、行政裁决、司法确认与诉讼等渠道间衔接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形成知识产权纠纷化解多元共治局面。
二是建强一支知识产权纠纷化解工作队伍。成立了阳江仲裁委知识产权人才库、阳江知识产权仲裁中心联络工作站,在各县区设立6家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配备专业调解人员33人,并制定印发《阳江市市级人民调解员“以案定补”管理办法》《阳江仲裁委知识产权仲裁员办案报酬规定》,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化解工作队伍建设。同时,定期举办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业务培训等专题培训班,不断提高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三是探索多种知识产权纠纷化解衔接模式。持续完善“诉调对接”机制,深入探索“调解+司法确认”“调解+仲裁”等多种组合式纠纷解决方法,形成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大调解格局。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市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易发的重点行业、重点地区设立了3个法官工作室,由法院派员定期参与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行政调解和知识产权纠纷民事案件的诉前调解,并经当事人申请可对调解协议书进行司法确认或仲裁确认。全年全市办理人民调解协议仲裁确认案件2宗,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案件4宗;市快维中心受理知识产权纠纷诉前调解案件334件。针对纠纷频发的电商领域,市快维中心与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建立快速维权机制,全年共处理电商侵权纠纷案件257宗。
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的建立完善,融合了人民调解的高效灵活和司法确认的强制力,更大限度强化了部门协同保护效应,给创新主体带来了多样化的维权选择,为我市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开辟了新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