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一)2024年部门整体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1.提优服务促就业,确保就业局势稳中向好。2024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890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35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631人,促进创业2278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18.18%、116.94%、108.73%、113.90%,就业形势持续呈现总体稳定。全市共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213场,进场企业5170家,提供岗位9.01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85万人次;2024年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9笔3942万元;全市促进创业2278人,带动就业8961人。全市建成农村电商培训和创业就业基地1个;培育农村电商基层服务站121个,认定农村电商基层示范服务站15个。全市全年发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2031.69万元,惠及3428人次;就业见习补贴689.7万元,惠及青年群体470人次。2024年我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3.38%,高于去年同期,有就业意向的离校未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率100%。全市开发公益性岗位621个,安置就业498人;发放公益性岗位相关补贴888.8万元,惠及相关人员2331人次。
2.以技赋能强培训,助力技能人才增量提质。全市开展“三项工程”相关工种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3140人次,开展“粤菜师傅”培训1128人次,“南粤家政”培训6319人次,分别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9.5%、102.55%、101.1%,分别完成市十件民生实事任务的119.45%、112.8%、114.89%,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2024年新增技能人才10813人次,其中高级工以上3224人次,技师以上274人次,分别完成省下达任务指标的108.13%、100.75%和101.48%。积极推荐省级“南粤家政”综合服务示范基地申报和基层服务站建设,整合培训资源,建成1家国家级和8家省级培训基地、4家省级大师工作室、29家职业培训机构。
3.兜牢底线惠民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2024年全市三大险种(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累计参保229.34万人次,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1.2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36.5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1.56万人,分别完成省下达任务的99.48%、102.99%、100.75%。基金征缴合计66.19亿元,待遇支出合计68.53亿元,累计结余58.08亿元。截至2024年底,我市电子社保卡签发162.54万张,覆盖率为61.93%,完成省下达58%任务的106.78%。全市累计新参职保人数共36692人,完成2024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提质增效任务的129.14%,居保提高缴费档次共4993人。为符合条件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共50213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稳步提升,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200元提高至220元。
4.突出服务引人才,推动人才工作可圈可点。目前我市专业技术人才累计13万人,技能人才累计23万人。赴外省、市开展事业单位招才引智活动17次,为我市引进了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473人。同时聚焦我市合金材料与五金刀剪产业发展需求外出引才,外出引才活动得到高校毕业生的热烈回应,现场收到本科以上简历2601份,其中硕士研究生545份,占21%,并与多个高校签订了引才协议,形成校地人才战略合作关系。全市各级人才驿站开展各类培训、技术指导达430多场次,参与人数达2.2万多人次。全年认定高层次人才579人,截至目前我市共认定高层次人才2245人。
5.防范风险化矛盾,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2024年,全市立案处理各类劳动保障违法案件62宗,通过协调、约谈等方式处理欠薪问题或隐患467宗,为3568名劳动者追回工资及经济补偿金约4268.58万元,法定期限内办结率100%。2024年全市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共计4294宗,涉案人数共2905人,涉案金额共计12487万元,案外调解案件共2894宗,总调解率为82.70%,结案率为98.46%,超额完成省下达调解率75%、结案率95%的硬性目标。确保信访事项按期答复,2024年收到各渠道信访件共45件次,按期回复反馈率100%。目前,全市劳动关系总体情况和谐稳定。
6.优质高效强作风,建设人社服务暖心新常态。加快数字人社建设,全市人社系统事项进驻广东省政务服务网共249项,进驻率为100%,依申请办理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37人社服务事项实现“全市通办”。67项人社服务事项进驻“粤智助”一体机,201项人社服务事项在“粤省事”实现“指尖办”。2024年全市人社服务事项办件61642件,政务服务好评率达99.99%。
(二)2025年度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目标。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支持体系,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深化社保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保基金安全监管体系;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乡村振兴,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技工教育管理,持续推进高水平技师学院建设,提升技工教育吸引力;加强人事管理创新,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使劳动监察案件如期办结率达98%以上,确保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95%以上,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达75%以上;推动各类劳动者以技能提升促进稳定就业、带动收入增加,全面建设人才集聚和民生保障新高地,推动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市加快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三)2025年本部门收入预算14343.9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预算 7763.7万元,项目支出预算6580.29万元。
二、2025年部门主要绩效计划
预算编制年度内,本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部门职责、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等谋划工作、统筹预算,集中财力办大事,切实把钱花在刀刃上。
(一)在推进“三项工程”方面,为推动各类劳动者以技能提升促进稳定就业、带动收入增加,助力我市加快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的目标,我局拟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计划投入财政资金20万元,其中持续投入资金20万元。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开展专项宣传等。项目实施后,预计效果为完成省、市下达的三项工程培训人次任务,持续深入实施三项工程,提高三项工程培训质量,打响“粤菜师傅”招牌,推动各类劳动者以技能提升促进稳定就业、带动收入增加。
(二)在深化源头治理欠薪方面,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劳动监察案件如期办结率达98%以上的目标,我局拟开展劳动监察工作。具体通过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综合执法检查,加强系统信息化建设,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业务培训,组织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宣传及相关保障工作实现目标。计划投入财政资金30万元,其中持续投入资金30万元。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举行劳动监察工作会议及企业欠薪风险约谈会、加强执法劳动保障监察综合监察、加强系统信息化建设等。项目实施后,预计效果为切实贯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不断提升基层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在做实做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方面,为完善多元化纠纷调处机制,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化解劳动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目标,我局拟开展劳动仲裁工作。计划投入财政资金15万元,其中持续投入资金15万元。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仲裁员培训、采购相关物资、发放仲裁员办案补助、开展重复信访和积案化解专项攻坚行动、宣传及相关保障等工作。项目实施后,预计效果为推广“调源裁诉”深度衔接机制改革经验,提高仲裁员及调解员的业务能力,确保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95%以上,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达75%以上。
(四)在做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方面,为实现给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目标,我局拟开展2025年“三支一扶”工作,通过做好“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发放、缴纳社保费用和发放春节慰问金工作,引导和鼓励我市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乡村振兴等项目实现目标。计划投入财政资金348万元,其中持续投入资金348万元。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为在岗“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发放生活补贴、缴纳社会保险费。项目实施后,预计产出为“三支一扶”补贴实现100%发放率,效果是按照计划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成长平台。按计划招募高校毕业生,为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发挥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引才育才和服务人才平台作用。
(五)在深化社保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为完善社保扩面征缴工作,落实待遇调整机制,提升省级统筹层次,强化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的目标,我局拟开展对城乡居民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进行宣传、检查、政策制定等工作和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计划投入财政资金20万元,其中持续投入资金20万元。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对城乡居民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进行宣传、检查、政策制定等,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确保基金安全。项目实施后,预计效果为完善社保扩面征缴工作,落实待遇调整机制,提升省级统筹层次,强化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
(六)在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及助学金方面,为实现减轻经济困难家庭负担,有效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实现学生因贫辍学率为零的目标,我局拟开展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费及发放助学金工作。计划投入财政资金237万元,其中持续投入资金237万元。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对学校全日制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校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项目实施后,预计效果为全力落实国家政策,确保国家资助按规定100%得到落实。促进教育公平显著提升,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学习生活需要。提升技工教育吸引力。
三、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无。
阳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3月11日
阳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5市级预算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