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阳江市科学技术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7003149388940/2022-00048 分类:
发布机构: 阳江市科学技术局 成文日期: 2022-06-17
名称: 练好高质量发展“本手” 化科技创新为“妙手”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6-17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练好高质量发展“本手” 化科技创新为“妙手”

发布日期:2022-06-17  浏览次数:-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科技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项科技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省委“1+1+9”工作部署,全面落实“123+N”工作安排,按照市第八次党代会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承载地,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赋能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切实增强抓好科技创新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科技基础。     

  (一)深刻认识抓好科技创新是落实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

  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强调“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明确指出“我们完全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乘势而上,大展宏图”。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深刻认识抓好科技创新工作是塑造我市发展新优势的迫切需要

  总书记深刻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阳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向西延伸的第一座城市,更应该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进入新发展阶段,区域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心、扬长避短,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科技政策,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以科技创新高质量赢得未来发展新优势,把阳江打造成为科技创新高地。

  (三)深刻认识抓好科技创新是实现“两个定位”战略目标的现实路径

  实现省委赋予阳江的“两个定位”战略目标,走好阳江高质量发展之路,关键是要推动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市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市委“123+N”工作安排,其中之一就是要实施创新驱动,加快打造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承载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战略思维,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等重大机遇,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二、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创新发展成势见效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实施创新驱动,打造科技创新承载地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成果自主可控;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为依托,扩大合作规模,提高合作水平,围绕产业需求,着力攻克一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卡脖子技术,着力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着力完善我市创新体系。

  (一)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试行“揭榜挂帅”项目

  聚焦我市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充分整合创新资源,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攻坚“卡脖子”技术难题,咬紧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放松,把好项目审核推荐关,落实好支持企业的财政资金拨付和预算执行监管,积极鼓励企业加大投入,优化省市、企业的资金投入结构。探索试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对接融合。由我市产业龙头企业根据其自身经营发展,把需要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通过市场机制,自主遴选项目实施主体,开展科技研发。

  (二)构筑科技创新战略节点,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

  加强与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加强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建设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孵化中心、众创空间等载体,搭建企业共性服务平台,推动企业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研发条件建设和技术创新,逐步形成“产业、平台、科研”三位一体科技发展新格局,聚焦“卡脖子”技术难题攻关,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三)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实现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推动高新区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园区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度,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承担国家和省科技重大专项,建设在全省有引领作用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四)主动对接优势创新资源,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善用区位优势,积极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溢出和辐射效应,加快打造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承载地,支撑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紧抓“双区”及“两个合作区”建设契机,主动承接其产业转移及人才溢出效益,结合我市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完善产业创新链条,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撬动阳江发展新支点,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

                                        阳江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