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阳江市教育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7000072808268/2021-00168 分类:
发布机构: 阳江市教育局 成文日期: 2021-11-18
名称: 阳江市教育局关于加快推动最小应急单元建设的通知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12-03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阳江市教育局关于加快推动最小应急单元建设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1-12-03  浏览次数:-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

  根据市公安局 市教育局《关于转发省公安厅办公室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公安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检查的通知>通知》(阳公通字〔2021〕25号)及上级部门关于校园安保工作的有关部署要求,请各地、各学校结合实际,按照《最小应急单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详见附件1)要求,加快推动最小应急单元建设。各地教育部门、市直各学校需指定专人,负责督促指导本地本学校开展最小应急单元建设,及时收集最小应急单元建设情况并汇总填写《全市校园最小应急单元信息表》(详见附件2),每周四下班前将附件2发至市教育局安保科邮箱,每月20日向市教育局报送当月工作开展简要情况。

      联系人:陈矿,电话:3333026,邮箱:aqb3333029@163.com。

  

    附件:1.最小应急单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

          2.全市校园最小应急单元信息表

  


附件1

  最小应急单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

  一、组建对象。最小应急单元,是指由单位、场所、重点目标等安全防范责任单位现有保卫组织及力量组建的最小机动人员编组,每个编组(至少为2人,其中1人为单位保卫干部)称为一个最小应急处置单元。

  二、建设单位。最小应急单元建设参与单位为已确定的省、市、县级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封闭式小区、商场、交通枢纽等重点目标区域、人员密集场所,条件成熟可扩展至其他企事业单位和村居社区等场所。

  三、建设目标。紧紧依靠群众、全面发动群众,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把推进最小应急单元建设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其成为本地应急处突力量的重要补充。

  四、实现功能。以“第一时间发现隐患苗头、第一时间控制风险扩大、第一时间处置常规可控事件”为原则,实现“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增援到位”的目标,尽可能把突发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五、主要职责。最小应急单元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参与单位内部及门前值守和巡控工作,强化内外震慑,兼顾周边日常治安秩序维护;

  (二)发现正在进行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及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全力开展先期处置,同步报告公安机关,做好后续现场保护、秩序维护;

  (三)为区域内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采取紧急避险。

  六、建设规范

  (一)统一指挥调度。依托平安建设机制建立最小应急单元联席会议制度。日常工作由公安机关牵头负责,研究落实有关决策部署,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最小应急单元受属地派出所监督指导,服从派出所区域联动调度。

  (二)统一装备标识。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以方便实用、物美价廉为原则,指导最小应急单元配备类似“大喇叭、小哨子、红袖章、黄马甲”等统一标识和必要的防护和处置装备。

  (三)统一勤务规范。根据各单位工作(开放)时间规范最小应急单元常态勤务和重大敏感时期勤务模式下的运作模式,纳入公安机关日常检查监督,确保最小应急单元勤务运作与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同步。

  (四)统一保障机制。逐步完善经费、装备、通讯、培训、奖励及救助等机制,确保最小应急单元建设规范、培训到位、联通顺畅。对在应急处置中表现突出或受伤人员,通过见义勇为表彰奖励等形式,及时给予表彰或救助。

  七、实施推进

  (一)分步推进。各地在推进最小应急处置单元建设中,要以校园为切入点,率先完成中小学、幼儿园最小应急单元建设,再以点带面拓展到各类医院、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和公共场所,逐步覆盖其他企事业单位和村居社区等场所。

  (二)分类实施。充分认识我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紧贴实际,对城区、城乡结合部、农村偏远地区等要分类指导实施,因地制宜开展建设,切忌“一刀切”,避免生搬硬套。

  (三)注重实效。最小应急单元是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积极创新,各地要边实践边总结,探索出最适合本地实际的模式和机制,充分发挥单位内部保卫力量和群防群治力量的作用,确保取得实效。


附件2


全市校园最小应急单元信息表

序号

校园名称

保卫机构名称

保卫机构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保卫干部人数(人)

最小应急单元数量(个)

最小应急单元信息

备注

组别

人数(人)

姓名

身份证号

联系方式

职务

1






1组

2











2组

3
















...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