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国企是落实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市国资委紧紧围绕市委“123+N”工作安排,深入推进市国资国企改革升级,全力融入全市发展大局。为切实破解机关“事多人少”工作局限,最大程度发挥机关工作效能,市国资委大力推出“大学习 大调研 大练兵”学习型机关党组织建设,自强内功,激活潜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国资干部队伍,以学习型机关党组织建设引领国资工作全面发展。
一、大学习——全面学习提升政治能力
一是“阅读进机关”。积极推进“奋进新征程·学习新思想”阅读进机关活动,创新开展“每日一读”“三十分钟周会”等阅读活动,每日定点推送政治理论、党史等优秀文章,每周开展30分钟读书交流会,每月一次集中阅读研讨,以科室为单位明确年度必读书目,同时在机关党员活动室加设阅读专区,安排专职人员管理书籍,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
二是“星期五课堂”。确立星期五为国资学习日,要求机关各科室以学理论、学政策、学业务“三学”为目标,对科室党员干部职工开展不少于2学时的学习。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急用急学、实用先学”的原则,以“传、帮、带”形式推动业务知识“精准滴灌”,帮助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新入职年轻干部加强党性锤炼,学习掌握业务知识,提升工作能力。
三是“国资大讲堂”。每季度开设一次“国资大讲堂”,主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国史、国企现代治理、国企改革与发展、国资监管等主题,由委领导班子深入机关党员干部、企业基层群众之间讲党课、讲业务、谋发展。开讲以来,委领导班子已分别到挂点企业、港口码头、表竹村红色基地等开展了8期“国资大讲堂”,切实强化“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的作用,进一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市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大调研——以高质量调研积极“破题”
一是“一企业一挂点”。建立领导班子挂点联系企业制度,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企业结对服务、蹲点调研,全面深入地摸清家底、找出问题,逐项工作了解具体情况、逐项任务摸清工作进度、逐个问题研究破解方法,通过调研真正找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积极为企业理思路、解难题。
二是“一年一主题一研究”。聚焦“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目标任务,每年明确一个调研主题,通过外出考察、下沉企业、集中研讨等方式,探索符合市国资国企实际的发展思路举措。去年,委领导带队赴珠海考察学习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珠海模式”,研究形成《珠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调研报告》,进一步参考推出增资注资、推动市场化改革等有效举措。今年年初,召开“做强做优做大市国资国企”专题研讨会,邀请企业领导人员与机关科室负责人共谋发展,通过头脑风暴,群策群力,研究形成《关于做强做优做大市属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明晰壮大市国资国企、服务全市发展大局的工作路径。
三、大练兵——投身一线锤炼过硬本领
一是“实战锻炼”。“压担子”,安排年轻干部到国企改革、国企党建等多岗位实训,选派到疫情防控、项目建设等急难险重的工作一线锻炼,特别是选派3名委机关优秀干部到市属企业挂职外部董事,为年轻干部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切实强化工作历练、环境磨炼、实践锻炼。同时“给位子”,对政治素质好、工作积极主动、敢冲敢闯、勇于创新的年轻干部进行大胆提拔,2021年以来共提拔机关年轻干部3人,进一步激发机关党员干部的干事动力。聚焦“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全委范围内成立行动学习项目组,通过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全面提升班子引领力、干部胜任力、队伍战斗力、工作推动力。2022年3月,市国资委对省国企改革量化指标任务完成率达100%,市国资国企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效。
二是“揭榜挂帅”。成立深化“央地合作”等重点任务工作专班,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对市属企业的重大项目、重点工作逐项领办,如“海上风电项目”“河砂和河道清淤疏浚物项目”“大港口”“大市场”项目等,开展“零距离”服务,推动重点项目“攻关”,大力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干事创业氛围,以“揭榜挂帅”进一步激发干部潜能、调动积极性、破除发展瓶颈、打开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