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运自1月14日开始至2月22日结束,其中1月28日(除夕)至2月4日(年初七)为春节假期。为期40天的春运中,群众返乡、探亲、旅游等各类交通出行刚性需求、客货运出行需求持续增长,导致道路交通流量增大,道路安全风险增加。市公安交警部门发布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研判,提醒广大驾驶人合理选择出行时间、路线和方式,共同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节日出行环境。
春运首日起车流量增加
随着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假期休闲方式不断更新,预计2025年春运期间客货运输、探亲旅游出行需求将持续释放。市公安交警部门研判,今年春运将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交通流量指数明显高于往年。春运期间道路交通出行主要群体为高校学生、外出务工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政府工作人员。四大出行群体因放假时间不同虽然形成错峰,但由于今年春节增加1天假期,群众旅游出行意愿可能更为强烈,故春节前后道路拥堵程度将明显高于往年。
二是小客车出行比例增多。实行购车补贴政策后,2024年家用小型汽车销售井喷,预计今年春运期间往来邻近城市的人员会更多选择自驾车交通方式出行,市际车流量将进一步攀升,小客车占比将高于往年。
三是客货运风险上升。春运期间,货运物流需求进一步加大,货车车流将进一步加大,叠加大客车、小客车持续高位混行将带来较高的事故风险。
我市位于珠三角与粤西的交通枢纽位置,与上述地区之间的人员流动、经济往来频繁,春运期间出入邻近地区的流动需求显著增加。从交通运输部门提供的历史数据来看,预计2025年春运自启动首日起,各高速公路车流量将逐日平缓上升,并于1月23日(腊月二十四日)至1月27日(除夕前一天)达到高峰期,1月28日(除夕)当天车流量逐渐回落。从1月31日(年初三)起,车流量又将逐日增大,2月2日(年初五)至2月5日(年初八)为返程高峰期。2月7日起车流量开始逐渐回落,但元宵节过后的2月13日(正月十六)还将迎来一个返程小高峰。
出行留意三大易堵点
1月14日上午11时许,记者从市区西平北路驶入沈海高速阳江段,发现高速公路上的车流量较平日略有增加。驶入阳江服务区的车辆在执勤民警指挥下,有序进入指定区域停放。记者看到,阳江服务区已经开启“春运模式”,“遵守交通法规,关爱生命旅程”“不坐超员车,不开超速车”等交通安全宣传标语被挂在醒目位置,各种引导标识摆放在服务区的入口,指引司机有序停车。
“我市春运期间交通流具有明显的潮汐特点,节前由珠三角地区往粤西方向流动,节后则反向回流。”市公安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珠三角地区连接粤西等地区的高速公路将成为我市车流最密集的区域,高峰时段境内高速公路将出现拥堵缓行情况。
预计我市辖区高速公路出行高峰易堵点段有三个,分别是沈海高速湛江方向的奕垌立交至阳江服务区段、白沙出口至阳江西立交段以及广州方向的漠阳江西桥至阳江服务区段;西部沿海高速阳江方向大沟服务区路段;肇阳高速阳江段车流量主要集中在肇阳、汕湛高速共线段,预计届时该共线段单向日车流量在2万车次以上,南星、春城互通路段易形成缓慢行驶的情况。
春节假期,市区各大公园周边、东风路沿线、雅白线、肇阳高速海陵岛出口、国道234线与乡道A31线交会处等路段在白天出行高峰将汇聚大量车流。外地游客、访客来我市大多倾向选择海滨度假胜地,海陵岛闸坡、阳西沙扒月亮湾以及阳东东平珍珠湾等旅游区及其周边进出道路均会出现较大车流,极易造成交通拥堵。
春运前期更易发生事故
“从时间节点来看,春节前后安全风险系数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三年,春运前期(统计至除夕前1天)一般程序交通事故日均起数高于春运中期(除夕至年十五)和春运后期(年十五后10天)。其中,上午及傍晚时段事故风险较平时更加凸显,9时至11时、18时至20时涉事故伤亡较多。
需要留意的是,近3年春运期间全市涉及七类重点交通违法行为事故中,涉及未按规定让行的占事故总量的9.22%,涉及酒醉驾占5.19%,涉及无证驾驶占9.22%。涉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事故多发,这类车辆发生事故的起数占全市春运事故总数的70.03%。而重型货车事故严重程度高,春运期间重型货车的日均事故量低于全年平均水平,但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却处于高位。
对此,市公安交警部门科学调整勤务安排和部署,重点加强事故易发时间、时段的防范、处置工作。在山区、沿海团雾易发路段,执勤民警加强宣传提示和巡逻防控,同时与交通、路政等部门建立应急联勤机制,提高警情处置效率,防止引发严重交通拥堵和二次交通事故。
市公安交警部门提醒广大驾驶员,出行前检查车辆车况,备胎充足并放置安全筒等应急设备,行驶过程中系好安全带;合理选择出行时间、路线,时刻牢记交通安全,切勿超员超载、酒后驾驶;连续驾车时间不要超过4小时,若在驾车途中身体感到不适或倦意时,要停车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