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阳江一名中学生遭遇“免费领游戏皮肤”诈骗,导致家人损失5200多元。市公安局提醒,“免费领取”的东西最为昂贵,家长应教育未成年人增强网络诈骗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原来,中学生小思(化名)爱玩手机游戏。8月27日,她在某视频App上刷短视频时,被一条“免费领取游戏皮肤”的广告吸引。在广告的诱导下,小思扫描了视频中的二维码,加入了一个QQ群。进群后,诈骗者声称需要添加客服好友才能领取皮肤。小思没有多想便添加了“客服”作为好友。
“客服”通过视频电话告诉小思,由于她是未成年人,无法直接赠送皮肤,需要她拿爷爷奶奶的手机“解锁”,否则将造成严重后果。如公司损失巨额资金,甚至冻结她父母名下的银行卡。为了避免这些所谓的“后果”,小思按照“客服”的指示,以学习的名义取得了爷爷奶奶的手机。在“客服”的引导下,她用摄像头对准长辈手机屏幕,按照指示进行操作。
“客服”先让小思打开奶奶的手机微信“钱包”进行提现,声称这是“解锁”的必要步骤。殊不知,奶奶手机上的验证码和个人信息都被摄像头记录了下来。完成奶奶手机的操作后,“客服”让小思拿起爷爷的手机重复同样的操作。直到第二天,小思爷爷才发现微信零钱被盗提,共损失5274.5元。
民警分析,骗子通过发布“免费领取游戏皮肤”广告作为诱饵,诱导受害者扫描未知来源的二维码,加入诈骗者的QQ群。“领取游戏皮肤”过程中,骗子编造各种严重后果,恐吓威胁受害者,使其产生恐慌心理。随后,骗子通过视频通话与受害者保持联系,指导其操作手机,完成诈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诈骗者会利用受害者的信任和对手机的不熟悉,诱导其进行一系列操作,盗取资金。
民警提醒,对任何“免费领取”的活动,市民都应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易相信;不要随意扫描未知来源的二维码,不加入来历不明的QQ群或微信群,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家长要教育未成年人识别网络诈骗,增强防范意识,遇到涉及转账、提现等敏感操作时,务必与家人沟通确认;一旦发现被骗,应立即停止所有操作,尽快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