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阳江市公安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700007280738R/2022-00217 分类:
发布机构: 阳江市公安局 成文日期: 2022-05-11
名称: 市区23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实行“校家警”护安护畅模式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5-13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市区23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实行“校家警”护安护畅模式

发布日期:2022-05-13  浏览次数:-

  学校周边交通秩序一直是我市家长的一块“心病”。每到上学放学,校门口就开启了拥堵模式,本身并不狭窄的道路硬是被接送孩子的家长们变成临时停车场,不仅影响通行秩序,还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不少家长感叹:“接送孩子,怎样才能不添堵?”

  2017年起,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始推广“校家警”护安护畅管理模式,由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公安民警三方联动,通过规划接送车道、优化交通信号配时、设置家长义工护学岗位等系列举措,逐步破解“交通秩序混乱、学生安全没保障”难题,达到了“家长少担心、学校少操心、交通不闹心”的护安护畅目的,赢得广大家长、师生一致好评。

  成效显著

  曾经的“堵心路”如今秩序井然

  市丰泰学校位于与石湾北路连接的沿山路,属于交通主干道,且学校周边有多个商住小区和医院。该学校有2000多名学生,门前路段为双向两车道,周边停车位有限。每到接送孩子高峰期,许多家长不得不将车停靠在机动车道上,甚至是十字路口旁,导致“大塞车”现象经常发生,引起周边群众多次投诉。市公安交警部门对该路段多次重点整治,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2015年,市公安交警部门联合该学校开启联动整治机制,启动了“警家校”模式的试点工作。在有限的道路通行能力和停车条件下,以警方指导为主,投入经费在校门口划设护安护畅区并完善标线标识,学校则通过家委会发动所有家长参与这项志愿活动。每天上学高峰期,校警和值日教职工约14人的护学队伍站在校门口,引导家长车辆有序停放,上前帮忙打开车门,让学生安全下车并护送其进校,同时引导接送车辆立即驶离,大大减少家长车辆的停留时间。

  起初,由于该工作增加了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量,其在推行过程中存在不少压力。但学校坚持做通教职员工思想工作,校长带头每天站在校门口迎接孩子,学校将校警、教职员工编班护畅形成制度,无论刮风下雨,都坚持这种工作模式。

  从2015年9月至2017年11月,该模式坚持了两年多,校方、家长和警方通力合作、互帮互助,给学校门口这一堵车“热门地”找到了疏通的办法,关于校园周边拥堵的投诉也越来越少。2017年,阳江在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始推广“警家校”护安护畅管理模式。

  主体转变

  从“警家校”转变为“校家警”

  从2018年1月我市第一批“警家校”护安护畅队上岗,到2022年3月更名“校家警”,护安护畅工作在3年的发展里积累了成熟的运作经验。从“警家校”到“校家警”,三个字的排列转变,护安护畅模式从原来的公安主导推动、学校配合实施,正式上升为学校主动牵头、公安部门配合治理的新模式。

  更名为“校家警”,意味着校方正式从公安部门接过指挥棒,将校门交通纳为己任。5月9日上午7时20分许,位于江城区城南街道四围大道的阳江市绿地小学打开校门,准备迎接1157名学生入校。载着学生的摩托车、小车“上学大军”还没到来,二年级4班的家长已经穿好志愿者的红色马甲,和市公安交警部门执勤民警,以及学校值班校长、教师站在校门前路边严阵以待。

  车流开始汇入四围大道,高年级学生家长先到,低年级学生家长后来,摩托车停靠最右侧车道,小车停靠中间车道,家长们按照校方提前通知的停车路线依次驶入。家长志愿者上前拉开车门,带着学生走出马路,交警指挥车辆驶出。家长从停车到驶离校门,平均只需要十几秒钟。

  阳江市绿地小学自2021年9月开办招生,就加入了“校家警”护安护畅模式的大家庭。“每个学生家长既是交通参与者,也是交通指挥员。”该校教师敖舒敏介绍,校长轮流值班带队,和教师、家长志愿者一同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全校24个班级的家长以班为单位负责一周的护安护畅,平均每名家长每学期参与一次。家长在参与过管理交通后,更乐于快停快离,互相体谅。

  “这种护安护畅模式推广3年来,学校的作用越来越大。”市公安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校方已经从市公安交警部门的协助者成为主要组织者,在未来,校方和家长在“校家警”护安护畅模式里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全市推广

  万人护安护畅队共治共管

  2017年初,省印发相关工作指导文件,推广“警家校”护安护畅模式。2018年5月,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下发通知,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深入推广该模式,由学生家长、学校教师、公安民警三方联动的“警家校”护安护畅模式在多家学校开花结果。

  截至今年5月,市区共有23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实行“校家警”护安护畅模式,包括阳江市田家炳学校、阳江市绿地小学、市实验小学、市实验学校(小学部、中学部)、市丰泰学校、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江城一小、江城一小城南校区、江城四小、江城十三小、江城十四小、岗列学校、南排小学、马曹小学、岗列中心小学、阳江二中、阳江二中附小、星鹏中英文学校、江城区国际城实验小学、江城区龙源实验学校、市第一幼儿园、市府机关幼儿园。

  护安护畅队队员至今已超过1万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公安民警”多方共治,不仅破解了校园周边早晚高峰拥堵的难题,还显著提升了社会整体文明志愿服务意识,成为阳江文明志愿服务的一个闪亮品牌。

  黄业妹在江城一小城南校区担任护安护畅员已经5年了,全校师生都对她印象深刻。在该校举办的“学雷锋”演讲比赛里,学生将黄业妹作为“身边的好人”写进作文并深情朗诵。“希望给女儿树立好榜样,做人做事要有爱心和担当。”黄业妹说。

  在黄业妹的感染下,黄业妹的丈夫和其他家长也纷纷加入护安护畅队。当年只有120人的护安护畅队,如今涵盖全校所有家长。在大家的努力下,5年来没有一个孩子在校园周边路段出现交通事故,拥堵等现象也愈发少见。

  “护安护畅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敖舒敏说,阳江市绿地小学组织“校家警”以来,几乎所有家长都热心参与,家长在穿上一次红马甲维持交通秩序后,亲身体验了不文明停车给交通带来的拥堵,在作为司机时,他们会更文明地参与交通。“校家警”不仅是疏通校园周边交通的“法宝”,它的共治参与模式也让文明交通自然而然地进入每一名家长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