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际粮食等大宗商品总体回落,粮食价格经历波动;国内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油进口量增加;省内粮食产量稳定,粮食调入增加,部分原粮价格回落。市内粮食生产稳定,价格平稳,供需平衡。
一、2023年粮油市场形势
(一)国际市场方面,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回落,大米价格逆势上涨
随着新冠疫情影响实质减弱,全球粮食供给不平衡问题持续改善,主要农产品供需偏紧格局逐步缓解,主要粮食品种价格纷纷回落。但是,印度因为天气等原因导致稻米减产,采取大米出口限制措施,引发全球大米价格上涨。2023年末,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小麦、玉米、大豆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0.5%、30.6%、14.9%。大米价格从2023年7月启动上涨行情,2023年末泰国、越南和巴基斯坦大米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8.2%、42.4%、32.2%。
(二)国内市场方面,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油价格总体回落
1.粮食生产再获丰收,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2023年,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有效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2023年粮食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大豆面积1.57亿亩,连续两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产量416.8亿斤、创历史新高。
2.国内原粮和食用植物油价格总体回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大米(早籼米)、早稻(三级)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04%和6.51%、小麦、玉米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5.23%和10.08%。而菜籽油、大豆油、棕榈油和豆粕批发价则同比分别下降9.24%、5.04%、4.91%和14.18%。同时,粮食和食用植物油进口价格回落,2023年,粮食进口均价下降4.6%。其中大豆进口均价回落5.9%,而大米进口均价则逆势上涨34.4%,其他各粮食品种进口均价平稳。食用植物油进口均价下降20%,其中棕榈油进口均价下降19.3%。
(三)省内市场方面,粮食产量稳定,部分原粮价格回落
1.粮食产量为近十年来较高水平。2023年,全省各地全面贯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努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3344.25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粮食产量1285.19万吨,下降0.5%,仍为近十年来较高水平,其中稻谷产量1096.89万吨,下降1.1%。同时,在国际粮食供应宽松、饲料粮需求基数较大等因素作用下,2023年,我省粮食净调入量(含外省来粮及进口)同比增长约2.3%,广东口岸玉米、大麦和大豆等粮食品种进口量较快增长,而小麦、高粱和大米进口则不同程度回落。
2.部分原粮价格呈回落走势。主要原粮品种价格下行,稻谷价格逆势上涨。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以及饲用消费低迷等因素影响,我省玉米和小麦价格回调。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价格监测数据显示,与年初相比,12月末,我省小麦、玉米(进厂价)价格分别下降3.66%、12.09%。但稻谷价格逆势上涨,华南粮食交易中心稻谷交易数据显示,2023年稻谷采购和销售价格节节攀升。
(四)市内市场方面,生产稳定,供需平衡,粮食价格稳中微升
1.粮食生产稳定。2023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约181.83万亩(春收粮食面积8.23万亩,夏收粮食面积约80.30万亩, 秋收粮食面积93.30);粮食产量63.53万吨(春收粮食2.41万吨,夏收粮食28.69万吨,秋收粮食32.43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稻谷产量58.09万吨。
2.粮食价格稳中微升。据我局粮油监测网点数据,12月末市内早籼稻进厂均价、晚籼稻进厂均价、早籼米出厂均价、晚籼米出厂均价与年初相比分别上升3.20%、2.85%、1.73%和0.30%。早籼米、晚籼米零售均价与年初相比分别上升4.67%、5.74%。花生油出厂均价与年初基本持平,大豆油出厂均价、调和油出厂均价与年初相比分别下降 11.5%、16.7%。花生油、大豆油零售均价与年初持平;调和油零售均价与年初相比下降2.98%。
3.粮油市场供需平衡。2023年,我市粮食消费量约221万吨(其中口粮约55万吨,饲料用粮约140万吨,工业及其他用粮约26万吨),缺口粮食主要为饲料用粮及工业用粮(品种为玉米及大豆)。2023年全市港口来粮157.47万吨,同比增长29.31%,其中,省外调入26.89万吨(主要品种为玉米),国外进口126.68万吨(主要品种为大豆、玉米)。全市地方储备粮规模在16万吨以上,可满足全市常住人口约半年的消费量。委托第三方对全市政策性储备粮抽取样本进行质量检验和品质测报,检验结果全部合格。2023年度,全市粮食市场总体保持供需平衡、价格稳定、储备充裕、供应充足、流通顺畅的良好态势。
二、我市粮食市场后期走势预测
(一)稳粮食生产政策明确,粮食安全保供基础稳固。
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同时,将继续强化2024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开展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配套政策方面,稻谷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将延续,粮食单产提升工程支持力度继续加大。有关政策措施将进一步促进我市粮食产量稳定和品种结构优化。
(二)粮食价格预测以稳为主。大米价格呈现平稳趋弱走势。经过约半年时间的高位徘徊,当前国际大米价格已经稳定在十二年来的最高水平,进口大米价格已远高于国产大米,其对国内市场的直接影响降至较低水平。近期市场出现晚稻价格低于早稻的现象,反映食品加工用途早稻需求有所增加,大米食用消费需求增速放缓,预计大米价格将呈现平稳趋弱走势。饲料用粮价格稳中趋弱。小麦价格趋于回落,2023年以来,国际小麦价格呈现回落态势,全国进口量保持较快增速。随着新季冬种小麦上市,小麦价格回落的预期将有所增强。玉米价格筑底,当前国产新季玉米市场行情表现低迷,价格创近年新低,但是其反弹幅度有赖于玉米饲用消费需求及国际玉米价格后续走势。大豆价格将稳中回落,从供应端看,全球大豆产量仍保持较强增产预期,我国大豆进口量稳居高位。2023年,农业农村部首次发放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的市场经营许可,将加快转基因大豆的国产化进程,对提高国产替代是一大利好。从市场需求看,2023年养猪利润全年均值为负的一年,预计2024年国内产业链或进入去产能周期,豆粕等饲用需求回落,豆价回落的预期将有所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