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阳江市发展和改革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700007280447N/2021-00181 分类:
发布机构: 阳江市发展和改革局 成文日期: 2021-08-16
名称: 关于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第2021010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号: 阳发改区域〔2021〕45号 发布日期: 2021-08-16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关于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第2021010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1-08-16  浏览次数:-

苏鸿坤、梁伟明、张仙娣委员:

  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强化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的提案》(第2021010号)收悉。我局经会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等单位研究,现将该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做优做强特色产业

  立足我市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主动接受“双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以“阳江所能”满足“双区所需”,以“阳江优势”承接“双区溢出”,积极争取省支持建设产业集中集聚区,加快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今年以来,我市主导产业加速壮大。工业经济加快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09.8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2%。千亿级合金材料产业集群提质升级,强力新材料一期、东方电气等项目建成投产,宏旺冷轧三期、联昌不锈钢精加工项目试产。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集聚成型,全市在建海上风电350万千瓦,累计投资415.6亿,吊装风电机组302台,并网发电151台100.3万千瓦,近海深水区8个650万千瓦项目加快陆上集控中心建设,“一港四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国家风电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投产。新能源基地加快打造,全市电力装机容量突破1400万千瓦、占全省比重超10%,抽水蓄能电站、LNG调峰储气库等项目加快建设,粤西主干管道江门—阳江干线阳江段完工。五金刀剪产业加快转型,张小泉阳江刀剪智能制造中心近期投产,规划建设五金刀剪高品质产业示范基地,王麻子等首批13家企业入驻。食品加工产业加快提升,引进世界500强丰益国际金龙鱼调味品项目,广味源、御膳厨、阳帆豆豉等项目加快建设。滨海旅游业加快发展,海陵试验区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阳春市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创意旅游区加快规划建设,上半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738.5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5.35亿元。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抢抓全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机遇,加快与“双区”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推进高铁、高速、港口、机场等交通设施建设,进一步拉近与大湾区的时空距离,接受“双区”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和资源溢出。积极争取赣深高铁、深珠城际轨道延伸至阳江,谋划推动深中通道、深珠通道与阳江的有效连接,谋划粤西沿海高速公路、深圳至南宁高速公路阳江至茂名段、沈海高速公路阳西支线、阳东支线规划建设,努力建设大湾区西进门户和北部湾城市群面向大湾区的桥头堡。今年以来,我市立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广湛高铁阳江段红线内征地拆迁提前完成,沈海高速阳茂段改扩建、国道G234线双捷桥至海陵大堤段改扩建、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阳江段等8个重点交通项目加快推进,启动省道S540线平冈至阳江港改扩建、省道S541线白沙至织篢新改建等进港公路建设。阳江机场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阳江港进港航道改造工程即将完工,吉树作业区#J9-#J16、#13-#14、#18、#22等一批码头加快建设。产业园区加快扩容提质。全市产业园区新征土地7200亩,今年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1亿元,阳江高新区港口生活配套区首期商务写字楼、公寓、酒店等工程基本建成。同时,积极推进珠江口西岸都市圈融合发展,不断拓展与珠海、中山、江门等城市的合作。

  三、推进科技协同创新,持续增强发展活力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强与“双区”科创企业交流,深化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组建研发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今年以来,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突破。阳江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和中山火炬(阳西)产业园、阳春产业园创新省级高新区稳步推进。发动龙头企业参与省实验室建设,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十八子”科创基地揭牌启动。引进2名海外博士,获得省科技厅推荐申报国家有关人才专项。上半年,全市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3家、新增在孵企业9家。目前,我市有高新技术企业105家,共有38家省级、185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省级、11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省级、14家市级重点实验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38.9%。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融入“双区”建设

  坚持“比较优势+龙头企业”模式,强化资源招商,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加快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我市在围绕做大做强合金材料、风电、食品加工、五金刀剪、服装鞋帽等特色产业的同时,主动对接融入“双区”建设,谋划招引家电、机械制造、医疗器械和医药制造、精细化工、日常化工等快速消费品产业项目,推动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今年5月,我市在深圳成功举办阳江(深圳)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招商推介会,达成签约激光产业项目10个、总投资9亿元,大大促进了我市与深圳的产业互补和产业集聚,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和经济堆头,推进激光智能家电、电子信息、医药、精细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项目加速落地。同时,我市还在广州、佛山、东莞等地开展招商活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效。今年以来,我市共签约项目84个、总投资353.3亿元,其中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1个、10亿元以上项目8个。

  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加强与大湾区横向之间政策、规则、标准和机制的衔接,推动实现与“双区”体制机制的“软联通”。学习借鉴珠海横琴、深圳前海两个合作区发展的先进经验,持续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和营商环境综合改革。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探索开展矿地融合发展的资源开发新路,有序推进省“矿地统筹、净矿出让”试点工作。与中国铁建、中国能建、中国电建、中交集团等央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央地合作迈上新台阶。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市级权责清单事项由6072项压减至4005项,政府和社会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缩至55个和45个工作日以内。商事登记注册事项实现“一次采集,一步办结”和“零见面”,营业执照可“秒批秒取”。

  总之,该提案对我市抢抓历史机遇、进一步强化“双区”辐射带动作用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下一步,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市政协的要求,会同各有关单位继续扎实协调推进提案办理有关工作,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和“两个定位”作贡献。一是突出建设我市现代产业、基础设施、宜居生活等“三个体系”,发挥产业和交通支点作用,建设对接“双区”重要平台。二是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攻坚,继续学习借鉴珠海横琴、深圳前海两个合作区的先进经验,强化与“双区”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的联通。三是继续做好服务保障,为“双区”提供清洁能源、基础材料、产业配套、技能人才、生活用品、旅游产品等供应。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阳江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1年8月16日

  

    (联系人:薛浩,电话:3414466)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府办建议提案科。


附件:

1.阳发改区域〔2021〕45号(关于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第2021010号提案答复的函(20210816).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