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吸取近期发生的多起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教训,3月17日上午,市市政维修管理中心举办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演练,旨在检验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援能力,保障市政管养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进一步提升中心安全管理水平,中心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演练。
中心高度重视本次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演练,充分做好了相关准备工作。演练前,进行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邀请市中医医院专家刘丽萍到中心进行了应急救援安全培训,在专家老师的指导下对有限空间突发事件救援进行现场实操演练,重点涉及救援人员如何正确进行心肺复苏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通过两场知识培训,中心工作人员掌握了有限空间的概念及分类、危险特性、风险辨识、有害因素分析、控制措施、有限空间作业“七个不准”、防护和救援等方面知识,加强了安全生产相关知识储备。
随后,开始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演练分为情景演练组、现场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现场记录组、指挥部等6个小组,开始前对演练地点进行安全围蔽,对空气呼吸器、安全绳、安全带、梯子、担架等作业器材进行检查,演练队伍进行现场安全交底工作。上午11时,随着现场指挥员的一声令下,演练拉开序幕,参演人员迅速响应,投入到演练中。
工作人员按照“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常规作业要求确认井下环境安全后进行下井作业,在作业过程中,作业工人出现了呼吸困难,恶心等异常症状,就近人员立即上前确认情况。在这种危急情况中,班组长沉着冷静应对,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立即向上级汇报发出求救信息,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收到救援信息后,工作人员立即对事故区域进行警戒,应急救援组马上进行井下通风和有害气体检测确认安全,将作业人员提升出井外,用担架抬放至安全地点;在市中医医院专家刘丽萍专业指导下,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第一时间采取心脏复苏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现场急救措施,待120救护车到达现场后送往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测和治疗。应急救援演练有条不紊按照预警、响应、救援、救护等阶段高效有序进行,及时保障了人员安全。
本次演练既展现了中心工作人员熟练处理现场紧急情况能力,也检验了有限空间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团队能遇事不换乱,保持冷静理智,按照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进行高效率团结协作,切实提升了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技能,强化安全生产意识,筑牢了安全防线,取得了良好成效,更加坚定了全体人员做好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工作的信心,促进市政管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