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阳江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7000072810288/2021-00118 分类:
发布机构: 阳江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成文日期: 2021-09-15
名称: 阳江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关于2021年上半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结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09-15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阳江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关于2021年上半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1-09-15  浏览次数:-

  根据《转发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调度广东省2021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的函》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现将我局2021年上半年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我局切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结合创文巩卫、安全生产等工作,建立专责小组,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重点抓好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建筑渣土运输车辆扬尘污染防治、道路洒水降尘等主要工作,加强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整治、流动烧烤档乱摆卖整治、餐饮企业油烟治理等工作,为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发挥城管作用。

  (一)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情况

  我局严格按照我省、我市“六个100%”工作要求,加强全市范围建筑工地的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工地围挡、裸土覆盖、工地路面硬底化、洒水降尘、出工地车辆冲洗等扬尘措施落实情况,对碧桂园中集八期、富康花园及共青湖公园、沿山路等项目施工单位,特别是我局负责实施的市政项目未落实扬尘措施的,从严处罚。今年以来,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约2640余人次,对市区范围内建筑工地及市政工地共检查2135次,责令整改242起,行政处罚2宗,处罚金额2万元。

  (二)建筑渣土运输车辆扬尘污染防治

  切实加大建筑渣土运输车辆扬尘污染防治的执法检查,特别是重点整治建筑渣土运输车辆带泥上路、未密闭运输、沿途撒漏现象。今年上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约4500余人次,责令整改违规运输行为210余起,立案查处33宗,处罚金额66000万元,有效遏制了市区内建筑渣土运输车辆违规运输的现象。

  (三)全面加强城区道路洒水降尘作业

  为切实落实好我市城区道路洒水降尘作业,局属环卫中心在冬春季节出动全部7辆洒水车、3辆喷雾车对市区主要道路进行不间断洒水冲洗,基本满足了我市洒水降尘需求。同时,针对我市城北片区、城南新区建筑工地多的特点,安排车辆增加两大片区城市道路洒水频次;在污染天气应对期间,洒水车、喷雾车从早上7时至夜晚12时不间断洒水,并启用园林绿化洒水车,加大城区道路洒水冲洗力度,确保道路干净湿润不扬尘。

  (四)加大露天焚烧治理、油烟污染治理力度

  自2019年机构改革以来,我局承接原由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秸秆露天焚烧、油烟污染治理等行政执法工作。一方面,我局通过日常巡查发现村民在闲置地、农田露天焚烧垃圾、农作物现象,即予以制止并及时扑灭火苗,防止火苗进一步的扩散造成环境污染。今年以来,共处理露天焚烧行为6起,对焚烧农作物、垃圾、电线的当事人进行教育,告知其行为的危害。另一方面,我局通过日常巡查与突击相结合的方式,以群众投诉案件为抓手,联合生态环境部门大力整治餐饮服务行业油烟污染问题。今年以来,共处理餐饮服务行业油烟污染问题410宗,对存在未设置烟油净化设备、油烟净化装置配备的烟囱未安装到顶、向下水道排放油烟等问题的餐饮店全部责令整改。

  (五)加强流动烧烤档治理

  结合市容市貌整治、夜间大排档整治行动,我局切实加大对露天烧烤档的打击力度,重点打击夜间露天烧烤的油烟污染问题,先行登记保存露天焚烧的车辆、物品等,对自行改装的车辆切割其改装设备并依法处罚;对屡教不改者依法依规延长其登记保存期限至1个月,从严处罚。今年上半年,我局共处理露天烧烤摊档116宗,先行登记保存露天烧烤车辆、烤炉、架子及桌椅等一大批,罚款43350元。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目前,我市部分建筑工地、泥头车运输负责人常不重视整改、不配合执法,特别是我市部分市政工地落实“六个100%”不到位,增加了工作难度。下阶段,我局将按照我市有关工作部署,继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

  (一)加强对市区各个建筑工地巡查和监督,泥头车违规运输行为的查处,重点查处我市市政工地的扬尘防治工作,一经发现建筑工地、泥头车运输违规行为立即查处。同时,加强与住建部门的联动,开展常态性联合执法检查,严格管控各建筑工地落实“六个100%”措施。

  (二)继续加强做好道路清扫、洒水工作,不断优化保洁机制,确保道路扬尘污染得到有效的遏制。

  (三)加强与生态环境部门的油烟联合执法检查,加大整改力度,对存在问题的企业采取责令停业整改措施,待整改达标后方可重新营业。

  (四)结合市容市貌整治、夜市大排档整治,持续加大对露天烧烤档的执法力度,同时结合今年国家发展“地摊经济”的需求,坚持便民不扰民,放开不放任,准确把握管理城市与方便市民、规划市容秩序与助力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城市审慎包容管理模式,寓管理于服务,引导商贩占道经营规范有序、文明守法经营。